PB065279.JPG 

 前天回醫院打第2次的6合1+吃第2劑輪狀病毒再新增了一個肺炎鏈球什麼的

結果昨天一大早就發燒了

上次打6合1就沒發燒(可能是2種針同時打才會這樣)

我跟把拔緊張的要命

還因為對發燒的處理方式不同吵了一架

一直到今天早上體溫才總算恢復正常

但昨天半夜起來了2次

有一次換尿布還給我大發雷霆哭的很激烈

不過小胖弟雖然發燒

食慾跟活動力還是很好

這回回醫院量體重已經是6個月小孩的體重了(7.2KG)

醫生說2歲前都不要減肥以免影響腦部發育

希望你以後長高一點千萬不要長大了還是小胖弟ㄚ~~~~~~~~

 

另外分享我辜狗到的關於小兒發燒照顧文章(我支持他的理論,但等待退燒的過程真的很煎熬不知道到底對還不對...)

 

小兒發燒處理要訣
大村鄉衛生所╱黃建成醫師 

如果我告訴你,我的三個孩子從未使用退燒藥(包括燒到四十度以上),你相信嗎?我連續看過數萬人次的民眾從未為他們打過一劑退燒針,你相信嗎?你大可相信的,因為我不喜歡幫人退燒!事實上,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發燒是最不須要處理的,因為發燒不是病,它是生病時一種自然而健康的生理現象。會發燒,表示身體的免疫系統正常。發燒是身體出了狀況的警示,好比敵機來襲時防空警報響起一般。我們要治療的是病,是擊退敵機,那有想盡辦法消滅警報器的道理。  


發燒的原因
我們的腦子裡有個叫「下視丘」的地方,專門負責調節人的體溫,讓體溫維持在一定的範圍。當這個體溫調節中樞受了某種影響就會發燒。可引起發燒的原因相當多,不過絕大多數是由病原體(包括細菌、病毒、立克次體,黴菌…等)感染造成的。病原體感染人體後,體內的免疫系統便會動員白血球與敵人作戰,並刺激淋巴球產生抗體配合消滅敵人。當病原體與白血球作戰後,其殘骸會釋出一種叫『熱原素』的東西,隨著血液循環到下視丘把體溫調高,人就發燒了!所以說,發燒是免疫功能正常下,人體對疾病的一種健康的反應。反之,如果免疫功能太差,例如有些早產兒、老年人與重病者,想燒也燒不起來。           

會燒過頭嗎?

不會的!大多數民眾都以為發燒就應該馬上退燒,否則萬一燒過頭了,燒壞腦筋,怎麼辦?他們通常可以舉出例子加以証明。其實每個例子都是誤會!他們所舉的都是腦膜炎的個案。腦膜炎是病原體侵入腦部引起發炎的疾病,其主要症狀為頭痛、頸僵、嘔吐、高燒、昏迷等。好了之後,一部分人有癩癇或智障的後遺症。一般民眾不知道『腦膜炎』這個病,只曉得該病人曾經發高燒,就認定是它幹的,真是天大的冤枉!其實一個腦膜炎的患者,不管燒到多高,有沒有退燒藥,結果都是一樣的。試想,破壞腦組織的那些病原體,要治療疾病的話,應該努力消滅病原體才對,給退燒藥有什麼用呢?何況發燒有一定的生理極限,高溫到某個限度就會停下來,不會愈燒愈高的。持續高燒是因為病原體還沒被完全消滅之故,等病原體消滅了,燒自然就退了!  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醫師媽媽 教 小兒發燒居家照顧 

蘋果日報
報導╱劉燕美


小朋友半夜發燒是許多家長的夢魘,送急診或居家觀察?是要冷水或溫水擦澡?該蓋被發汗或不用蓋被?會不會燒壞腦袋?等等……著有《醫師媽媽的小兒發燒照護經》的書田小兒科主任醫師陳永綺表示,這些都是小朋友發燒時,父母心中的疑問,建議小朋友發燒時可先做簡單溫水擦拭或泡浴,若溫度攝氏超過39度且持續降不下來才需送醫。

人體腦部有一個體溫調節中樞,病毒或細菌侵入體內,成為體內的「致熱源」,體溫調節中樞會將體溫設定點升高,以強化免疫細胞功能,藉此殺死細菌或病毒,對身體有增強免疫、抑制病菌和修補體內組織等益處;發燒的壞處是造成小朋友昏睡、嘔吐、疲倦……等,也會妨礙胃口及成長,所以小兒發燒的居家護理重點即在如何舒緩這些不適。

正確量體溫
發燒是身體中心體溫超過38℃,不同的溫度計、測量部位不同,都會影響到測得數字,簡易又較精準的測量方式為肛溫及耳溫。

3個月以下量肛溫
陳永綺醫師表示,3個月以下小朋友,量肛溫較精準,但應避免剛洗完澡馬上量,若有便秘情形再改量耳溫或腋溫,肛溫達38℃以上為發燒。測量方式為讓寶寶俯臥,溫度計測量端先擦上少許凡士林等潤滑劑,再插入寶寶肛門約1.5~2.5公分。

Tips
身體其他部為則腋溫達37℃、口溫達37.5℃、額溫達38℃以上即為發燒。

3個月以上量耳溫
3個月以上小朋友,耳溫達38℃以上為發燒;但因兒童耳道發育關係,3歲以下可將耳廓向下、向後拉,3歲以上則向上、向後拉,會量得較準確。

發燒三階段照顧

發冷期

約幾分鐘至幾十分鐘之間
身體情況 :
發抖、手腳冰冷,一般來說發冷期愈明顯,發燒程度會愈嚴重。
處理方式 :
提供適當保暖,可蓋被防寒,尤其是四肢都要蓋到,同時可補充溫熱的牛奶或湯。

發熱期
約幾十分鐘到數個鐘頭
身體情況:
心跳及呼吸變快、臉色紅潤、皮膚溫熱,同時亦可能產生食欲不振、身體痠痛、倦怠等。
處理方式 :
Step1
當小朋友耳溫或肛溫在38.3℃以內,可先檢查穿著,確認衣物寬鬆、吸汗且透氣,再補充水分或小兒專用電解質水後,繼續觀察小朋友活動力。
Step2
若體溫下降後1~2鐘頭又上升,但溫度未達第一次發燒溫度,則繼續補充水分;若小朋友體溫持續超過38℃逾4小時,或同時哭鬧不停、呼吸困難等就需送醫。
物理降溫輔助 :
溫水泡浴 :
泡浴以水溫介於38℃~40℃為佳,有助小朋友皮膚血管擴張,達到散熱目的。
溫水拭浴 :
拭浴可用37℃左右的濕毛巾擦拭小朋友身體,一樣可使小朋友皮膚血管擴張散熱。
降低室溫 :
室溫盡量維持在23℃~26℃間,可用電風扇繞吹空氣或將小朋友移至冷氣房,但風口不要對著小朋友。

退熱期
約數十分鐘到一日之間
身體情況 :
退熱期的小朋友會有流汗、血管擴張的情形,爸媽要勤幫小朋友擦汗並更換乾爽衣物。
處理方式 :
因退熱排汗之故會損失大量水分,要多補充水分或專用電解質水。

其他需就醫情形
除上述小朋友體溫超過39℃且降不下來,或超過38℃逾4小時,或同時又哭鬧不停、呼吸困難、抽搐等需送醫外,若有下列情形,即使體溫未達39℃仍需就醫。

2個月以下發燒
年紀小的嬰幼兒即使僅是微燒,也可能是嚴重疾病,建議還是先就醫觀察。

發燒異狀

燒退了一天以上又再次發燒,或持續燒2天以上未退,也需就醫確認病因。

專家說

書田小兒科主任醫師 陳永綺
坊間也盛傳用冷水或酒精擦拭寶寶身體,達到降溫目的,但此種方式易讓血管收縮過快反而阻礙身體散熱,或造成體溫過低,不是正確的降溫方式。

本文引用自anita1027 - 【分享】小兒發燒處理要訣.居家照顧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ㄚ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